第七集《大炮與城墻》
在去伊斯坦布爾的路上,《文明之路》攝制組發現了一些殘破但又連綿不斷的古城墻。這些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城邦時期的古城墻,時而巍峨聳立,時而破敗零落,但正是這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古城墻,在拜占庭帝國統治的1000多年間,君士坦丁堡曾經被圍困過23次,但他的敵人竟然一次也沒有突破過這些城墻。那時的拜占庭城墻代表著無上的威嚴。這些城墻始建于什么年代?是誰建筑了這些古城墻?“東羅馬帝國”為什么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從何而來?這些,都是本期節目所要求解的謎。
城墻,是防御的載體;大炮,是進攻的利器。奧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中的一支,這是一個在世界民族大遷徙的洪流中飽經滄桑的民族,從中國北部到中亞大草原,再到伊朗高原的東部,都曾留下過他們的足跡。13世紀初,蒙古人大舉入侵中亞;1281年,奧斯曼一世繼承父位后,繼續蠶食拜占庭領土,并定都耶尼謝希爾;1324年,奧爾汗繼位后,首先攻占布爾薩;1451年,年僅19歲的穆罕穆德·法提即位。當時正處于上升階段的奧斯曼帝國內部對于是否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意見并非一致。反對的人認為,如果進攻有可能會招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全面干預,這對新興的奧斯曼帝國是個很大的威脅,一部分伊斯蘭宗教領袖甚至認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世界末日就會很快到來。但穆罕穆德·法提不顧壓力,執意備戰。在即位之后的兩年時間里,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戰斗的準備上。奧斯曼帝國的大炮,會在什么時候響起?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命運,將會發生什么巨變?面對君士坦丁堡如此堅固的城池,穆罕穆德·法提難道就沒有過絲毫的動搖嗎?他將通過什么途徑才能找到威力更加強大的新型大炮呢?
第1/1頁
視頻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