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特大型鐵路公路兩用橋。然而在沒有這座長江大橋以前,長江天塹把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攔腰截斷,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 南京長江大橋管理處處長 孫志倫 我們的京浦、滬寧線到南京浦口就中斷了,都是隔江相望。造輪渡來渡過我們的火車,渡一次要兩個小時。 新中國成立以前,國民黨政府也曾想在南京修建長江大橋并聘請專家前來考察。 南京長江大橋管理處總工程師 嚴斌 解放前就很多專家,很多技術權威都論證過,在南京地區建橋有相當大的難度。特別是在南京地區水深,地質結構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造這么一座特大型橋梁來講,相當的難度大。 1956年,鐵道部開始著手南京長江大橋橋址的選擇,進行地質勘探和測量工作。1958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南京長江大橋主體工程順利開工。然而史料不記得是,剛剛開始的工程建設卻遇到了許多問題。 南京長江大橋管理處處長 孫志倫 處于我們國家三年困難時期,當初的鋼材計劃是全部考蘇聯進口的。當時蘇聯撕毀合同后,沒有外國進口的鋼材。 南京長江大橋管理處總工程師 嚴斌 沒有外國專家,也沒有外國的技術人員,也沒有技術資料好參考。
面對重重的困難,全國人民發揚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舉國上下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投入到建橋工程之中。 建橋時的現場主管工程師 樊炳麟 我們這次建橋是從兩邊向中間開進,也可以說從絨衣到困難的方向開進的。我們南京橋9個橋墩,總共有4種類型。 南京長江大橋管理處總工程師 嚴斌 建在水深大概達到 根據以往的潛水資料,用普通設備潛水,下潛到 當年的建橋工人 黃榮 當時要架這個梁,到最后比較緊張。上面只剩下7個人,4號墩要到5號墩的時候,一片鋼梁30多噸,要把它架上去。
建橋時的現場主管工程師 樊炳麟 遇到很多困難,4號墩、5號墩的搶險,3號墩的擠壓破碎帶,碰到這些問題能把這個橋建成了、梁合攏這個心情,每個建橋人來講心情都是很高興的、很不容易的。 南京長江大橋的通車結束了滬寧鐵路57年不能貫通的歷史。
第1/1頁
視頻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