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新安江水電站
1960年4月,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制設備、自己安裝的新安江水電站開始發電。 建國初期,以上海為主要工業基地的華東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是,電力嚴重匱乏。中央政府根據南方水資源豐富的特點,決定勘測錢塘江正源新安江是否具備建設大型水電站的條件。其實,國民黨政府當時也曾經想在那里建個水電站。 原新安江水電站勘測隊員朱蘭芳 過去,國民黨那時候想建新安江水庫,沒建,建不起來,貪官把鈔票貪污去了。 原新安江水電工程局副局長 徐百錚 解放以后,1951年,中央很重視水電開發。特別是江南經濟發展,急需動力,馬上搞煤,火力發電的話,火車運輸來不及。 1957年4月,由上海水電設計院設計,國務院批準的“一五計劃”重點工程:新安江水電站一級開發工作拉開了序幕。由于它是新中國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建設者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工程的建設進度也非?。 新安江水電站廠廠長 竇志群 那時候就是白天黑夜連著干的,吃、喝、住都在現場。干累了就工地上一躺,休息幾個小時,一天干十幾個小時;ㄈ陼r間,造這么個大壩,應該說這個速度是很少見的,起碼我們國內是第一次。
周恩來總理到工地視察慰問
水電站的建設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9年,周恩來總理親自來到工地視察慰問。在表揚大壩建設快的同時,周總理還對庫區30萬移民的轉移安置工作做了具體的指示。畢竟,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水庫移民。 淳安縣副縣長 徐和森 整個水庫形成,淹沒兩個縣城、49個鄉鎮、1377個村。對于這么大面積進行淹沒,而且30萬畝良田幾乎沒有了。水庫形成,就是以我們局部利益的犧牲來換取全局利益的發展。那么作為我們水庫淹沒區,特別是這些移民對國家、對水庫作出了貢獻。當時換來華東地區的一片光明,五十年代華東地區缺電還是比較嚴重的。 新安江水電廠廠長 竇志群 新安江流域,來水豐富,河床落差比較大。從開發水利方面,自然條件比較好。
新安江水電站
1960年4月,年均發電量18.6億度的新安江水電站開始發電了。 原新安江水電工程局副局長 徐百錚 新安江是“一五”期間最大的“三自”電站。自力更生、自造設備、自己施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干起來的。那時候非常高興,極其鼓舞!因為什么呢,因為大的水電站過去沒搞過,第一個。 目前,中國已有二十五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45座。
第1/1頁
視頻推薦
|